教学反思:孩子告状行为的思考
[ 2014年01月15日 『五爱幼儿园』    阅读次数:59 ]
      

五爱幼儿园 谢彩玉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幼儿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大人还很有依赖性,所以当他们自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或与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合时,就会跑过来向老师告状,可想而知,一个班三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个性和行为各不相同,告状的现象是多么频繁呀。比如:有些孩子看到别人欺负同伴,就马上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立马跑过来向老师告状:“老师,××打人了。”又比如:每次玩积木时总会有小朋友跑过来向我告状:“××把我的玩具抢走了。”“××把我搭好的城堡弄翻了。”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小朋友上课认真,保持安静时,忽然就会有小朋友来告状:“老师,××讲话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告状比比皆是,他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孩子的“告状”,教师切莫等闲置之,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再者如果孩子的“告状”问题得不到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那么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师这里,会逐渐形成遇事爱找茬、心胸狭窄等不良心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慎之又慎地处理孩子的告状。那么,面对孩子的种种告状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告状行为虽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幼儿告状的理由却不尽相同,我们教师要认真听取孩子的告状,全面细致地了解孩子告状的目的和动机,区别对待。求助类的告状一般是幼儿为了寻求大人的保护而产生的,如:“×××不跟我好”,“××不给我一起看书”。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和同伴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询问类的告状如在上课过程中,小朋友告诉老师××在说话,这时候幼儿告状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一种询问,他们希望老师对这种行为做出解释。假如老师毫无反应,讲话的孩子就会逐渐多起来,最后连告状的孩子也奈不住了,遇到这样的告状,教师要及时肯定孩子积极的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我们可以表扬孩子说:“××小朋友上课真认真,不讲话,真是个好孩子!”通过这种榜样作用,让好的行为得到发扬,遏止一些不良行为;为自己辩解的告状。如“××小朋友叫我打他的”,“ ××叫我画在桌子上的”等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分清责任,该惩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就认为自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不同原因引起的告状还有很多,总之要求老师能够灵活处理,正确引导,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于幼儿之间纠纷的处理,老师可组织幼儿观看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也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同时,还要交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策略,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谦让,共同协商等。

  其实,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地表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无论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发展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都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嵊州市五爱幼儿园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维护:83032680 裘老师
流量统计
我要啦免费统计
集团总部:嵊州市鹿山路134号   电话:0575-83032680
新兴园区:嵊州市三号小区安吉里 电话:0575-83103466
育星园区:嵊州市东前街48号
电话:0575-83038316
乐优东区:剡兴路16号(汽车东站旁)
电话:0575-83006616
乐优西区:眼科医院旁 电话:0575-830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