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一课三研《魔术箱》教案与反思
[ 2010年12月22日 『五爱幼儿园』    阅读次数:3060 ]
      
育星园区托班段一课三研活动
执教:杨哲霞


魔术箱
(一课三研第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区分“有”和“没有”。
2.利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术箱一个
2.两本相同的绘画本,一本有图,一本空白
3.两个塑料小瓶,其中一个装有小石子
4.一个海洋球和一个小龙球,一个羊角球和一个大龙球
5. 糖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术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和你们做游戏,你们看是谁?(魔术箱)魔术箱有
一个神奇的本领,只有听到“变、变、变”就能变出东西来。现在我们就来变魔
术吧!
二、魔术箱变魔术
1.请幼儿听一听“有”和“没有”。
引导幼儿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两个瓶子,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吗?请你听一听,哪只塑料瓶是有声音的,哪只是没有的?
2.请幼儿看一看“有”和“没有”。
魔术箱真厉害,又变出了什么?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打开书,
引导幼儿说出一本是有画的,一本是没有画的)
3.请幼儿摸一摸“有”和“没有”。
看看,魔术箱还会给我们变出什么?它们长的一样吗?小龙球的身上有什
么?海洋球呢?老师这还有一个大龙球和羊角球,请你轻轻的上来摸一摸球,然
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引导幼儿说出一个是有刺的,一个是没有刺的)。
4.请幼儿猜一猜“有”和“没有”。
魔术箱还给我们变出了糖果,我们来做游戏,请你猜一猜,我的哪只手里有
糖,猜对了,请你吃糖。

活动点评:
谢科文:
活动的环节是平行的,没有递进的关系。在找不同时,老师说的较多,
而幼儿说的较少,可以请幼儿自己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如在变出瓶子是可以请幼
儿自己上来摇一摇。有和没有可以再提升一下,重点点出“有”和“没有”。
邢丽芳:
因为你是借班上课,孩子们对你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前,
可以先和他们打招呼,或者直接由你带着他们进入活动室,这样会更好些。
在最后一个分糖环节,请小朋友一个一个猜,节奏有点慢了。到后来好多孩
子都已经开始吃糖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先提一下要求,请先拿到的小朋
友将糖果放在口袋里。
吕震亚:
在孩子的兴趣点被激发出来之后,是不是可以将糖直接就抛出去,当然这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


魔术箱
(一课三研第二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区分“有”和“没有”。
2.利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术箱一个
2.两本相同的绘画本,一本有图,一本空白
3.两个塑料小瓶,其中一个装有小石子
4.一个海洋球和一个小龙球,一个羊角球和一个大龙球
5. 装有糖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术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和你们做游戏,你们看是谁?(魔术箱)魔术箱有
一个神奇的本领,只有听到“变、变、变”就能变出东西来。现在我们就来变魔
术吧!
二、魔术箱变魔术
1.请幼儿听一听“有”和“没有”。
引导幼儿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两个瓶子,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吗?请你上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看一看“有”和“没有”。
魔术箱真厉害,又变出了什么?(两本书)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
一幼儿上来看书,引导幼儿说出一本是有画的,一本是没有画的)
3.请幼儿摸一摸“有”和“没有”。
看看,魔术箱还会给我们变出什么?(球)它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拿出大龙球和羊角球,从所有幼儿面前滚过,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两个球之间的
不同,引导幼儿说出一个是有刺的,一个是没有刺的。
4.请幼儿猜一猜“有”和“没有”。
魔术箱已经给我们变出了这么多东西,它还会给我们变出东西来吗?我们一
起来变一变,变出了什么?(盒子)什么颜色的盒子?它里面会有东西吗?怎么知
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呢?(打开来)请一幼儿上来打开盒子,有吗?是什么?那现
在老师请你们吃糖好吗?(教师将糖洒在地上,请幼儿自己拿糖)

活动点评:
谢科文:
变出两个小球之后,再拿出两个大球,有点绕了,大球可以不要,直接拿着
两个小球在他们面前走一圈,让他们摸一摸就可以了。节奏还可以再快一点,时间有点长了。
变的东西还可以再多一点,东西有点少,再多加几样。
在最后一个分享糖果的环节,可以把糖直接放在口袋里或放在手上,请小朋
友猜一猜哪只口袋里有糖或哪只手里有糖,可以让糖故意发出声音,请一幼儿上
来猜,猜错了,那就问,这个口袋里没有,那会在哪里呢?猜对了,请全部小朋
友上来在老师的口袋里摸一颗糖,要提醒他们只能拿一颗。
邢丽芳: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用动作提示(肢体语言),比如在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时,
可以指一下眼睛或者耳朵,这样他们就知道了。
在示范时,教师要用镜面示范,如果要求他们用右手,那教师就得用左手
示范。
活动时,老师要走到小朋友们中间进行互动,不要总是坐在位子上。
缺少总结性的语言,在东西全部变好后,可以将前面变出来的东西都复习
总结一下。



魔术箱
(一课三研第三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区分“有”和“没有”。
2.利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术箱一个
2.两张相同的卡片,一张有图,一本空白
3.两个塑料小瓶,其中一个装有小石子
4.一个海洋球和一个小龙球
5.一副手套,一只有香味,一只没有香味
6.两片纸做的西瓜,一只是有籽的,一张是没有籽的。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术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和你们做游戏,你们看是谁?(魔术箱)魔术箱有
一个神奇的本领,只有听到“变、变、变”就能变出东西来。现在我们就来变魔
术吧!
二、魔术箱变魔术
1.请幼儿闻一闻“有”和“没有”。
这是什么?你能发现它们的不同吗?请你闻一闻这两种手套,怎么样,你有
闻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吗?(一只是有香味的,一只没有)
2.请幼儿听一听“有”和“没有”。
引导幼儿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两个瓶子,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吗?请你上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
3.请幼儿看一看“有”和“没有”。
魔术箱真厉害,又变出了什么?(两张卡片)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
一幼儿观察卡片,引导幼儿说出一张是有画的,一张是没有画的)
看又变出了什么?(西瓜)请你们吃西瓜,吃过西瓜了,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吗?
(一个是有籽的西瓜,一个是无籽西瓜)
4.请幼儿摸一摸“有”和“没有”。
看看,魔术箱还会给我们变出什么?(球)它们长的一样吗?请你摸一摸,
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两个球之间的不同,引导幼儿说出一个是有刺的,一个是没有刺的。
三、小结:刚才魔术箱都给我们变出了什么,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四、延伸部分
1.今天老师带了糖果放在我的口袋里,请你猜一猜放在哪只口袋里,猜对
了,就请你们吃糖。
2.今天你们和魔术箱玩的开心吗?魔术箱变完魔术,要回家了,小朋友和
魔术箱怎么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3.活动结束。

活动点评:
谢科文:
没有太大问题了,手套和西瓜可以换一下位置,可以将变西瓜的环节放在第
一个,因为小朋友对西瓜挺感兴趣的,可以用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邢丽芳:
可以拿一个框放旁边,把变出来的东西放框框里,放地上好像有点乱。魔术
箱变出东西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表扬一下魔术箱
求瑾静:
问题可以再提的简洁一点,比如说,“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等。


一课三研反思
杨哲霞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向其他教师学习,并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此次的“一课三研”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一层深入一层的反思,不断解读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学到了许多有效的教育策略。
此次的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正如陈鹤琴先生说的:“凡是儿童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吗,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在第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较多的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少有机会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此后的两次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而且都是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让我发现了自己许多习以为常不能察觉到的问题。比如说在示范时,需要教师镜面示范,这些都是很细小的问题,但往往容易被我所忽视。
一课三研,让我在这种团结、合作的氛围中,通过相互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获得了实践的发展。作为新教师,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要不断的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多向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嵊州市五爱幼儿园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维护:83032680 裘老师
流量统计
我要啦免费统计
集团总部:嵊州市鹿山路134号   电话:0575-83032680
新兴园区:嵊州市三号小区安吉里 电话:0575-83103466
育星园区:嵊州市东前街48号
电话:0575-83038316
乐优东区:剡兴路16号(汽车东站旁)
电话:0575-83006616
乐优西区:眼科医院旁 电话:0575-830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