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都喜欢数学活动
[ 2010年11月03日 『五爱幼儿园』    阅读次数:935 ]
      
——关于数学教学选材有效性的园本教研活动


五爱幼儿园 邢丽芳


活动背景:
  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而本学期作为我园教研主线之一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园本教研活动则成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点。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教研活动。今天我要介绍的是系列活动之一:选材的有效性。整个活动开展的颇具意义,教师们都积极、踊跃的发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流程:
  1、 阐明概念:教学有效性究竟是指什么?
  2、 教师自主发言
  3、 分组讨论:如何选择有效的数学教学内容
  4、 理论支持:《合理裁剪素材,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优质平台》

活动剪切:
  一、个别教师的发言内容:对选材成功(或欠佳)的数学课,分析原因。
  求瑾静(小班教师):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1~3”的数量观念比较强,而4以内的数量概念正待于强化。《感知4以内数的含义》,旨在让幼儿发现教室里的哪些东西含有1—4个数量。在活动中先请幼儿观察实物,要求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在每组数量的物体旁出示对应的数字,将抽象的“数”和具体的“量”相对应,感知4以内数的概念。其次请幼儿观察教室环境,将幼儿的发现以图画的形式画在黑板上。最后通过游戏:“小动物找食”,增强幼儿对数量的理解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吕震亚(中班教师):
  数学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我选择《种子排队》这节课,是根据主题活动后,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种。我就从中选取了大、中、小三种种子,让幼儿分组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让幼儿通过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我认为选择幼儿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效果会比较好。

  史凌霄(大班教师):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自编应用题》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由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并给幼儿模仿编应用题,幼儿的参与性非常高。根据图片、实物形象直观的东西进行自编应用题后,再让幼儿根据式子,通过联想生活经验来学习口头自编应用题就容易多了。整个活动内容结合幼儿生活进行,而且学习后又可以运用于生活,所以有效的选材使教学达到了目标。

二、分组讨论:(表格如图)
  分 组 讨 论
  教研组  记录人  日期 
  分析本教研组现有教材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我们应当如何整合两套教材,
做到“选材的有效性”
 新教材 


  
 
  老教材   
  1、分析本教研组现有教材的优缺点。
  现在幼儿园所用的数学教材主要是新教材与老教材的配合使用,所有教师在讨论中普遍认为新教材的优点是:贴近时代、社会的发展;游戏性、生活性、灵活性强;体现了“整合课程”的理念。缺点是:跳跃性大;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不够;难易程度不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老教材的优点是:系统性、科学性较强;有逻辑性,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环节上从易到难;重难点明确、知识点连贯。缺点是: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趣味性,对孩子没有挑战性,没有配套的练习本;内容比较单一,整合性不够。

  2、如何整合两套教材,做到“选材的有效性”。
  根据老教材逻辑性强,系统性强、循序渐进的特点,将老教材作为主线,再将新教材中的生活性,趣味性带到老教材中,用新教材的方法来上老教材。以老教材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体现一个整体性和连贯性,但在建构上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幼儿的发展现状。总而言之,就是用新教材的理念,上老教材的课。

活动分析:
  这次教研活动的发动面广、参与人多,分别有:业务副园长、教研大组长、各年龄段的教研组长和两个园区的所有主班教师,是由我和分园的小班教研组长一起组织承担的。为了活动能顺利圆满的完成,我们事先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
  1、分发给每位主班教师一份调查表,内容有:本学期你已经累计组织了几次数学活动?你是通过何种途径选择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的?(请注明你在各种教材上选取的教学内容的数量)、例举一堂你认为是选材成功(或欠佳)的数学课,分析原因。(如图)

  通 知
  各位主班老师:
  本周三下午2:30分,将在本部一楼探究室举行教研活动,主题为“数学有效性教学之——选材的有效性”。现分发给大家一张教研调查表,请老师们认真思考并填写,并围绕表格上的内容准备1—2分钟的发言,届时携带表格阐述自己的感受。谢谢配合!
组织者:邢丽芳 裘小洁

姓名 
 班级 
 教龄 

本学期您已经累计组织了几个数学活动? 

 您是通过何种途径选择数学活动的教学内容的?(请注明您在各种教材上选取的教学内容的数量) 新教材 

   老教材 

   其他 
列举本学期一堂您认为是选材成功(或欠佳)的数学活动,分析原因:
教学内容:------------------






  2、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的内容与知识,通过教研活动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为了给教研活动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我们每位教师在 “测你工作效率的高低”这个简短、愉快的心理测试活动中开始,然后与教师们一起学习了《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通过学习与理解,老师们都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在发言时,每位教师都针对“数学的有效性教学——选材的有效性”展开了自己的不同见解。有成功的课,也有失败的课,但总的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数学来源于生活,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与生活。即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最终取得成功。

  借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话说,就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运用。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学,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反思:
  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数学教学选材的有效性”。说句实在话,我们对于数学的教学内容根本没得选择,大都是按照老教材来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就象老师们讨论的那样,“用新教材的理念,上老教材的课”。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们的理念更新了,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教师们能灵活地取舍,将课堂实施更具实效性和创新性。

  为了今后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材料,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更便捷地达到数学教学目标,为数学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教师要做到:

  一、 理解把握各个年龄段教学目标——选材的首要基础
小班孩子的逻辑观念特点:对物体的属性求同和分类,有初步的集合概念,而在类别分类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按照颜色分类,这是小班孩子最容易察觉的。

  对于中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其目标无论在逻辑观念、还是在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理解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老师关注幼儿数量学习的规律,采用适合中班孩子的方法。从“认识数、理解数量关系、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计数学习机会。

  在大班数学目标中,所有有关等分、数量的包含互换关系、加减关系、立体图形、时空关系等都是孩子学习的范畴。这就要求老师把握孩子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及时捕捉、及时反馈,选取幼儿熟知的角度,给予知识的引领。

  二、 缜密思考幼儿的不同学习特点——选材的基本要素
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必须走进孩子,潜心研读孩子,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最近学习区发展的情况,始终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服务。
  小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具有浓郁逼真的游戏特点。
  在小班孩子的眼里,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是鲜活的生命,都能与之对话、交流,根据他们喜欢模仿的特点,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带领幼儿在角色扮演或事件演练之中进行学习。

  中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具有模拟游戏的学习特点。
  一方面游戏依旧在孩子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走进现实生活。因此,不管在数的关系,还是自然测量,或是分类排序,他们在渴望游戏方式的同时也关注活动本身带来的意义。

  大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具有趋向仿真的学习特点。
  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更倾向于理性化,我们应努力使大班的游戏设计显得具有真实意义,必须使孩子通过挑战才能获得的学习经验,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自然的学习方式。

  三、 截取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片段——选材的取舍原则
小班——将生活素材游戏化。例如,扮演小动物进行游戏、做客、访问小动物等。
中班——将生活素材情景化。例如,7以内的正逆排序,可以安排一个情景:熊猫阿姨打算开一个商店,它去进了许多货,看看有些什么?各有多少?请幼儿按物品多少整理。
  大班——将生活素材实践化。例如,测量自身的高度,可以让他们测量自己的伙伴的身高、记录测量结果;还可以让孩子在一定光线下测量影子的长度,并不断总结交流测量获得的经验,挖掘其中的问题,从而归纳推测测量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

  四、 考虑本园资源利用和实施的方便程度——选材的效益原则
  在地球资源严重缺乏的今天,要倡导“节约”。因此,教师在考虑选材的同时,应兼顾考虑园本资源,考虑合理利用,有效整合材料。即:要身边的资源巧利用;自制材料反复用;自然资源合理用。

  五、 最大程度地顺应教师自身教学特点——选材的适应问题
每一个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风格,比如:具有情趣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成份浓郁一些的数学教学活动,也可以选择竞猜与挑战类别的数学教学活动。

  六、 选材要撷取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典型问题
  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找到最佳的切入口。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能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服务,比如:带幼儿去看电影时,常常能发现找座位有困难,那么一个《对号入座》的活动过后,或许能给孩子一定的帮助与启示;体育活动中,会发现幼儿队列转换有困难,在区分左右、内外互换、前后穿插都会造成混淆,那么一个《小超市》活动,能帮助孩子区别客体与主体;常常发现孩子不善于整理物品,那么,一一对应的标记、颜色与形状的对应匹配,往往能让孩子渐渐形成归类意识,整合成一个教学活动《我帮小兔搬家》,等等。

结束语:
  本次教研活动,我作为整个活动的承担者,在活动结束后,认真地作了资料的整理和活动后小结,感触很深。

成功经验:
  首先,在主题的确定上,有拓展性。
  我们事先拟订了三个主题内容,经过反复对比、认真琢磨、系统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排除了走极端或走死路的弊端,认为“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个议题更具挑战性和拓展性,因此,有利于园本教研的开展。

  其次,在形式的开展上,有灵活性。
  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报告式”的教研形式,以更适合教师心理环境的开放式形式作为整个活动的主线,让老师们更自主地发表各自的观点,争辩有争议的论点,提升整个理论水平和能力方向。

  最后,在理论的支持上,有隐藏指向性。
  在活动中,我们只在最后环节分给每位教师一份我们事先下载的理论资料。给现场持各自意见的老师们无形中从理论和实践中的统一和补充的作用,留有思考和对比的延续作用,比以前活动开始便分发学习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不足经验:
  由于是我们第一次自主地承担这样的园内大教研活动,尽管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在组织过程中,我们对老师们的主观展现,缺乏点拨和提升的能力,对个别教师的经典论据没能及时提炼。在结束时的小结中,我们的语言显得单一,不够深入和到位。这也激发我们平时的理论学习显得极为重要,更不能留于简单的阅读,而要善于总结、摘记和思考。
当然,选材在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中,它并非是决定性的,教学是师生互生互长的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好的选材,一定是一个好的活动的开端。然而,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教学中,它一定不是全部,唯有挖掘教学内涵,准确驾驭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效益。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给予初次接触数学的孩子以压力,否则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反而不利。唯有不断研究,唯有精益求精,才能完善每一课的活动设计,才能真正实现“教无痕、学有道。”也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喜欢数学,喜欢学习和思考。
嵊州市五爱幼儿园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维护:83032680 裘老师
集团总部:嵊州市鹿山路134号   电话:0575-83032680
新兴园区:嵊州市三号小区安吉里 电话:0575-83103466
育星园区:嵊州市东前街48号
电话:0575-83038316
乐优东区:剡兴路16号(汽车东站旁)
电话:0575-83006616
乐优西区:眼科医院旁 电话:0575-83006666